就在今年8月底,新加坡苹果新零售店正式开幕。这也是全球首家漂浮在水面上的苹果零售店。
新加坡苹果零售店
球形的外观,犹如“漂浮”在水面的玻璃球体。白天反射阳光,看起来波光粼粼;而晚上,这个大球还会像灯笼一样发光。独特的建筑设计,吸引无数人围观。除了购物,这里也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网红打卡地。
要知道,建筑与水体经历了多年的对抗,克服种种技术性难题,终于走到了今天的和谐共生。与水体相结合的建筑,一方面展示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另一方面,其独特的建筑构造也为建筑师提供了大展拳脚的平台。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大胆设计,在水面上挥洒创意。离开陆地,挑战水上建筑,可不止看上去那么简单。
OceanixCity漂浮城市
全球第一个弹性化的
可持续发展的漂浮社区
1.社区
OceanixCity旨在通过有机式的生长、变化和适应,从一系列小型的社区发展为可以无限扩展的城市。2公顷的模块化社区最多可为名居民提供生活、工作和聚会的空间。
每个社区平台的核心地带被用于公共农业,能够促使居民充分融入共享式的文化以及零浪费的生态系统。社区内所有建筑的高度均控制在7层以内,以保证低重心和抗风能力。
2.村落
每6个社区可以围绕着一个受保护的中央港口,形成一个12公顷的大型村落,从而容纳多达位居民。社交、娱乐以及商业空间被设置在内环区域,以鼓励居民在村落周围聚集和流动:人们可以通过船只、电动汽车或轻松的步行穿越整座城市。
3.城市
每6个村落还可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座拥有1万人口的、有着强烈社区意识和认同感的城市。城市的中心将形成一个规模更大的港口。构成城市的六个专业化社区包含各自的公共广场、商场以及与教育、健康、体育和文化相关的地标性场所,能够在构建社区独特性的同时,为整个城市的居民提供服务。
漂浮城市可以在岸上进行预制,随后再运到最终场地,从而有效减少建造成本,再加上低廉的租价,最终能够创造出一种十分经济实惠的居住模型。这也就意味着,经济适用型住房很快就可以被广泛部署到那些需求迫切的沿海大城市中。
第一座OceanixCities将首先在环境最为敏感和脆弱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进行调试和标准化。
CurrentsforCurrents
菲律宾浮动住宅
应对自然灾害而创造的
新型特色浮动住宅
该项目的核心在于它的设计,它是以蓝色海洋为背景,利用了独特的海上环境和结构的运行优势。房屋由潮汐能和太阳能提供动力,并由单元内部的技术系统收集转化,使整个社区完全脱离电网,还可以为附近内陆地区提供电力支持。
这些系统不仅为每个单位提供一个可持续的主要电力来源,而且为附近的内陆社区提供了一种维持生计的手段和电力农业的收入来源。
虽然这些房屋最初是为菲律宾的环境而建造的,但其模块化设计以及其主要结构框架使用的普遍可用的材料都是模压塑料,这使得它们在世界各地几乎任何沿海地区都能轻松建造。
法国Anthenea
海滨生态浮动套房
应对全球气候问题而设计的
海滨度假建筑
这是法国设计师为应对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地方旅游拥挤而设计的海滨度假建筑,名为Anthenea。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套生态豪华浮动酒店套房”。由法国建筑师Jean-MichelDucancelle设计,他的灵感源于在电影《TheSpyWhoLovedMe》中逃生用的漂浮舱。
它的外形是圆形吊舱形状,极像一朵盛开的荷花。从空中鸟瞰,这座圆形的白色漂浮舱又如一颗颗水母般,散落在碧蓝的海面上。内部生活空间可沉入海里,全景玻璃窗拥有潜水艇一样的视野,可以度无死角欣赏海景。
这个50平方米的吊舱有3个起居空间——起居室、睡眠区和休息区,休息区的屋顶上有一个度可容纳12人的日光浴室,所有的室内元素完全均由可持续材料制成。其他配套设施有小厨房、kingsize大圆床、以及浴缸和沙发。游客们既可以打开屋顶遮阳蓬,享受温和的日光浴,又可以在建筑底层欣赏海下水景。
“Anthenea”海上漂浮舱仅依靠太阳能运行。吊舱可%回收利用,其设计经过研究可抵抗灾难和海洋上升。漂浮的栖息地有一个能量传感器圆顶,可以满足电力和热水需求。整个建筑的动能供应,是由屋顶可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满足电力和加热的需求,内部配有经过认证的水站转换器,满足游客们对干净水的需求。
意大利Waternest
水上建筑
环保型浮动建筑
满足户住“住在水面上”的愿望
这是意大利设计师安卡洛·泽马和自己的团队研发的一款名为“Waternest”的水上建筑,是一座用高达98%的可再生材料和太阳能面板设计出的“环保型”浮动建筑,满足并实现了户主“住在水面上”的愿望。
这款名为“水中鸟巢”的前卫房屋直径最大处为12米,高度约4米。建筑物除了底下的铝制圆盘外,设计师用一层层的原木材料制成墙体,拥有仅93平方米的居住空间。同时,它不仅能够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天棚上的太阳能充电板也能够为房屋提供各种动力。
住宅前后各有一个阳台,可近距离观赏水面风景,室内的基本空间包括有客厅、餐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其中浴室和厨房分布在两侧,也都有天窗。根据不同的需要,它也可以改造成其它结构,比如办公室、休闲吧、餐厅、商店或者展览馆。在横跨度约12米的圆形内部布局中,可放置容纳1至4人左右的环保家具,能充分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
“WaterNest”因其低耗能、大开窗,可以让游客们尽享周围海景,不对环境造成损害,可以沿着河道,或者是在湖泊、海湾、环礁和水面较为平静的海域上布置,用水上步道与陆路连接,也可以将多个水上住宅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小小的聚居地。
AARhus住宅综合体
?4人造岛上的阶梯式屋顶景观
AARhus住宅综合体位于奥胡斯?新城区?4人造岛的端点。项目的位置在海湾与港口、城市与自然之间,因而享有独特的双重景观。从本质上看,AARhus项目充分尊重并融入了丹麦第二大城市的建筑环境,同时也为港口和城市的天际线注入了新的活力。
BIG的设计方案将奥胡斯既有城市体块中最主要的建筑类型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兼具了庭院建筑、连排住宅和塔楼特征的项目。
建筑的每个角落都拥有不同的高度:阶梯式的屋顶景观创造出宽敞的私人露台,为不同的楼层带来户外活动空间。
建筑的西南角是共享的社区空间,通过前方的宽阔露台与城市空间相连接。这一多功能的空间在街道上创造了一个活跃的立面,同时将停车场隐藏在建筑的中央基座内。
阿姆斯特丹水上住宅
Sluishuis
建筑与水相互交融
BIG的新项目Sluishuis坐落于阿姆斯特丹高密度城市与开阔原野的交汇处,环绕基地的大尺度的路桥基础设施与小尺度的住宅街区创造出一个充满矛盾与对立的城市空间。
建筑师以欧洲传统庭院式建筑为原型,稍作改动,让这个浮于水面的建筑随着人们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面貌,从而激活了城市空间。
在指向IJ湖的一侧,方形的建筑体量被削去了一角,让建筑内部庭院得以与开阔的水面相连,同时也将明亮的自然光线引入了内部的公寓空间。在外侧,延绵的水上步道环绕建筑、深入湖面,串联起如群岛般飘浮在水面上的游艇码头、帆船学校、水上花园等公共空间。
面向公众开放的阶梯顺着跌落的屋顶台地延绵而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俯瞰IJ湖开阔水面的最佳视角。“水与城市的交融让阿姆斯特丹名扬天下。而Sluishuis的设计也继承了这一点,建筑与水相互交融,为居住在IJ湖畔人们的生活模式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除了以上这些比较知名的“水上建筑”。还有一些同样很有特色的水上建筑,魅力无限。
阿布扎比卢浮宫——让·努维尔
湖州月亮酒店——MAD
保利大剧院——安藤忠雄
诺亚方舟酒店——Remistudio
水上会议中心——MARSStudio
水文博物馆——DnA
实联水上大楼——AlvaroSiza
更多艺术相关的生活百态
认准VA,与你共享
近期活动推荐
.01
←戳我
背景提升
▲孙逊π格工作室文创类沉浸式学习
02.
戳我→
背景提升
▲年天一阁藏书保护之旅
.03
←戳我
VA大师说
▲VA大师说第31期—作品集排版专题
04.
戳我→
青少素养
▲青少专题—艺术素养提升IB/Alevel
关于VA国际艺术教育
01
国际艺术课程:
VA是A-LevelBTEC官方考点
A-levelinArtandDesign
BTECinArtandDesign
APArts
IBDPVisualArts
02
实践背景提升:
综合大U艺术补充材料定制辅导
文化遗产类实地研学
艺术类比赛辅导
艺术游学与实习拓展
03
青少素养课程:
国际青少素养课程
青少年IB艺术课
IGCSEinArtandDesign
04
艺术留学作品集:
开创“双师制”教学
时尚类:
服装设计
珠宝设计
配饰设计
摄影
纯艺类:
油画
版画
雕塑
实验艺术
陶瓷
影视动画类:
动画
摄影
后期
游戏
设计应用类:
平面设计
插画
视觉传达
汽车设计
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
空间设计类:
建设设计
景观设计
室内设计
全国校区地址
上海校区
黄浦区泰康路-号2F
北京校区
朝阳区北京国际画材中心4F
杭州校区
西湖区杭大路1号
黄龙世纪广场B座4F
重庆校区
渝中区大坪石油路龙湖时代
天街18号楼10F
宁波校区
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科技路
号嘉鄞大厦
纽约VIP中心
BrooklynNewYork
伦敦VIP中心
SouthwarkLondon
日本VIP中心
ShinjukuCityTokyo
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sitelidq.com/kstlqz/5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