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卡斯特里  > 卡斯特里美景 > 正文 > 正文

师范生技能大赛主题征文比赛获奖作品欣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3 18:30:56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文/卓斌斌

杏坛燃灯者

《杏坛燃灯者》获师范生技能大赛主题征文比赛二等奖,本文作者是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卓斌斌。

“教坛的燃灯者,人生的指路人”,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一起品味这一番“燃灯者”至“举灯者”的丝丝清香吧!

赵越胜的《燃灯者》,是一部哲学人追思恩师周辅成的回忆录,是两代学人思想激荡、相知相伴的成长史,更是启示人们何为教师的教育巨作。燃灯者之后仍有举灯者,才是对文化、对师道的一种传承。

周辅成先生矻矻求真、诲人不倦的一瓣心香乃精神圭臬,足以引起后代师者对“教育理想信念”和“教书育人”的思考。

虽清寒却傲骨,虽疲累犹快乐

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的理想信念举足轻重。坊间有这样一种说法,“教师是投入多收入低的高危工作”。乍一看危言耸听却也不无道理,但是我一往无前。“虽清寒却傲骨,虽疲累犹快乐”,这是做老师的洒脱与满足。填写高考志愿时,周围不同的声音没有使我动摇决定,“高收入前景好”的不同职业的温柔乡没有使我迷失方向,“竞争大收入低”的教师职业评价没有使我胆怯踌躇。人生贵在行胸臆,若因瞻前顾后而放弃了初衷,因害怕落败而放弃了尝试,因钟鼓馔玉而涂改了本性,什么时候能够做回真正的自己呢?我热爱我的专业,热爱我的学生,我会一直坚定自己的决定,在一方杏坛上挥洒热情,播撒种子,在平凡清寒的生活中用最真实的拼搏,厚积薄发,一苇以航。

暑期支教艰苦难忘的经历更坚定我的决心和信心。一个月来的席地而睡、夏蚊成雷、睡眠不足也不能消磨我的热情,依然负荆行歌,含欢谷汲。一天五节课我依然能够精神饱满、满腔热情,夜晚和队员到村落里家访,身体劳累精神却尤为满足。以后的工作条件不会那么艰苦,但那个在月夜点着蚊香埋头备课的人,那个一天连续站五六个小时讲课的人,那个正午烈日当空没有吃饭把学生送回家的人,一定会提醒多年后的我坚持本心,克服万难,保持热情。激荡的支教时光会阻止未来的具体琐碎消磨我的浪漫与绚烂;会阻止平庸世故消解我的万丈雄心;会阻止务实与现实消损我的职业热情。虽清寒却傲骨,虽疲累犹快乐。唯有此,教育之树才能葳蕤生长,摇曳生姿;唯有此,教育事业才能焕发活力,生生不息。

教坛的燃灯者,人生的指路人

所谓“教书育人”,即是“教坛的燃灯者,人生的指路人。”燃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亦是“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不是希腊人的无端臆想,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同样的故事总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舞台上演。从苏格拉底为了唤醒民众的从容赴死,到纳吉为了自己的社会政治理念请求政府赐他死刑,从布鲁诺为了真理踏上火刑架,到卡斯特里奥为了捍卫每个人的信仰自由与加尔文大战,燃灯者总是为了真理,为了唤醒人们勇往直前。现今的教师不会有那么多腥风血雨,教师们不需要身先士卒,但仍需要开拓进取的燃灯者精神。

作为“燃灯者”,我们要将“素质教育”的火把点燃、烧旺。每个教育者都自问,你愿意让你的孩子接受这样的教育吗?你愿意你的孩子在你的课堂学习吗?这一定可以激励你做出令自己满意的教学成果。

有许多人认为英语只需要背诵考高分就行,事实上很多打着“义务教育”旗帜的老师也仅是关心如何让学生考高分。“哑巴式英语”成了英语教育难以言说的痛。我初中的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上给我很大的启示,她的课堂永远生机勃勃,将西方的时尚元素、经典文化搬到课堂上,口中的ABCD成了最动听的百灵欢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们早已将繁琐枯燥的语言知识化为轻松音符牢记在心。未来的英语课堂,没有照本宣科,没有灌输填鸭,没有死记硬背,我要让学生“勇敢说,喜欢说”,让英语教育不再是考取高分的“哑巴式英语”。我会有意识进行文化教育,让学生对英语文化产生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想学”而非“得学”。作为与国际最接轨的英语学科,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让学生自主学习,敢于创新。

同时,老师还应该是学生人生的指路人。“育人”应该放在“教书”之前,以身作则也绝不是空话,我们要自觉引导学生,要明白老师的智慧和学识、身体力行可以点亮烛火,通浚阻塞,唤醒一个青年的精神生活,让他懵懂的内心世界疏朗清明起来。《燃灯者》里面有这样一段描述:“离开先生家已是夜幕初垂。清冷的天空有几点寒星。天酷寒,我却浑身灼热,心中兴奋满溢。不为他事,只因先生授我一席话,借我几册书。”此等师生关系是知音,是至交,是超越传统师生情谊的真性情。此乃教师的精神圭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至少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需求。“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很多事情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一代圣贤孔老夫子对“如何做一名教师”做出了响亮的回答,就算我们不能与之并驾齐驱,然“心向往之”,也能不断与之接近。既做学生的燃灯者,又能与学生“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我理想的教学殿堂。

未来教育家联盟网络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晓

投稿邮箱:wljyjlm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asitelidq.com/kstlmj/5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卡斯特里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